最大限度地深入传统,以求最大限度地跳出传统;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生活与大自然,以求最大限度地高于社会生活与大自然;最大限度地认识自我,以求最大限度地超越自我。这三大目标能否实现,主要取决于为学者以何等之人品,付出何等之艰辛劳动,确立何等之目标,达到何等之境界. 艺术的背后乃是哲学,没有哲学的认识,设计师的“自我”肯定格调不高。
对一切审美条件起催化作用的是精神主导方面,比如“浑然”这一范畴即是。首先是对“浑然”这一精神气象的深刻理解与执著追求,此时自然就不满足于小情趣,不会沉溺于低品位的“认识”之中,更会远离邪、甜、俗等了。 再聪明也要像傻子一样蛮干,即聪明的人,没有不像傻子的,换言之,智慧是同傻干分不开的。 当你对传统的研究步入高级阶段时,你就具有“火眼金睛”、真知灼见,能透彻看到传统精华之所在,同时还能发现不足及薄弱之处,只有这时,你才真正获得了“发言权”,和大师平等坦诚地探讨艺术之道。个中三味,如石涛所云:“过关者自知之。”过了关,当然可以寻找“自我”,扬长避短,确立一个高层次的“自我”,与大师并肩。 对待室内设计应该有一种谦恭的心态,一种问心无愧的心态,一种珍惜自己人生、把握每一次感情的心态。 强调精神美,强调精神美的活的,高层次、不固止的变化精神、升华的精神,强调主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之精神,通过互相感染,互为蕴藉,而精神境界更高尚、更净化。这便是讲“贵在精神感应”之宗旨。 精神有高低,贵贱之分。善恶、美丑、崇高、卑微,都有着鲜明的层次位置。设计作品的精神,是设计师的心、情感、智慧、意志、理想、欲念诸多因素的融合。我家法必然打上我家法精神的印记……贵在精神感应,还贵在它可以超越形骸,超越时空,无限的大,无限的重,光芒四射,广布流传,永不灭度。精神美是不分古人、今人、国家、种族,是全人类共同向往的、自由驰骋的世界。设计师须凭大智大勇潜入传统和生活的深处,靠大智大勇呼唤出设计师应有的艺术光环,照亮世界。 放眼有限空间、无限天地,创造与攀登艺术的高峰,才有希望。设计师的可贵本性,惟其创造。 真的自由、自我、个性感情等等,一句话即真性情,是设计作品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。这个真字,有很高的道德标准,高崇的设计,必然具备高尚的人格,绝非生活中的绝对真实。 尽可能把握三个层次:第一,穷天地造化之奥秘、悟自然万物之灵机;第二,把握人与大自然及宇宙间物与物的互化;第三,把握东方与西方、古人与今人的对话。这是在实践中对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的精神体味,并且甘苦自知。 需要有一点孤独感……孤独精神乃是摆脱一时风靡,摆脱一切依傍的强大推力。 设计师最忌同化意识——用别人的眼睛和精神接触世界。设计师的思维反向感应成为设计师的本能,与众不同的精神反射和精神感应即定会带来与众不同的设计个性,才能成为你独有的设计创造。 “心观”摒弃了:1.机械的眼见为实的客观反映论。2.机械的逻辑推理。3.机械的存在决定意识。4.机械的形式决定内容。“心观”即令空明澄澈的心性直照万事万物,大到无所不包,心观无所不达,故曰“以心观物,物无大小”。 设计作品——尤贵其大,大智、大真、大实、大拙、大朴、大统一、大和谐。越单纯越宝贵,最忌小打小闹、小趣味、小变化、小聪明、细声细气。凡大则美则伟,凡小则丑则弱。 精神跟感受、感情不一样,精神是上升到一种美的高度、真的高度、智慧的高度及一种复合的东西……高度靠什么,靠智慧、靠文化的修养积淀。 我们看科学家在实验室里,设计师在苦思冥想时,是一个吃苦的、受罪的过程,可他们本身正是从这个过程中品味甘甜,从苦中体会乐。局外人是很难理解的。他们的幸福是真正高境界的幸福。
7月
14
由 cys 于 星期二, 07/14/2009 - 20:23 发表